氢能转型的加速引擎

尽管各领域需求各异,AUCOTEC的协同工程平台Engineering Base却能助力各方快速达成目标。对于电解槽制造商而言,该平台是提升产能规模的技术伙伴;对能源输配企业来说,它是实现管网改造升级的智能工具;而对计划实施氢能改造的工厂运营商,它更是不可或缺的转型利器。所有项目都面临着巨大的实施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Engineering Base将如何破局?

一体化敏捷工程体系

该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集中化、跨专业的数据模型,为工程实施提供高度一致性和敏捷性支撑。"各行业客户还能共享我们在其他工业领域积累的成熟应用经验。”Bloch阐释道。针对电解槽研发,AUCOTEC的模块化设计专长具有显著优势。而在氢气管网规划领域,Engineering Base凭借其强大的工艺流程功能库和输配电行业数十年国际项目经验,为工程设计提供专业支持。“未来的氢能基础设施既需要输配电知识,也离不开流程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。”Bloch强调道。

模块化带来的效率革命

在电解槽制造领域,先行企业已通过该平台的数据驱动型模块化方案获得显著效益。这些企业通过标准化模块的“积木式”组合实现产能升级,而非简单扩大装备尺寸。“在Engineering Base完成模块设计后,90%的工程即告完成。”Meier解释道,“只需选择模块、组合项目并建立连接,所有组件与控制系统配置都能无缝集成,配套文档亦可自动生成。”

数字孪生:零差错的高效经济之道

对于计划未来将氢气作为工厂能源的运营商而言,他们需要应对一系列全新挑战。实现能源转换的关键在于获取可靠的竣工文档系统,最理想的方式是构建一个可直接编辑的跨学科工厂数字模型。这一数字孪生系统完整内置于Engineering Base平台中——既支持原生开发创建,也可通过接口对历史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优化升级后迁移生成。平台配备的维护应用程序更能确保孪生模型实时同步更新。“这意味着传统专业数据孤岛中常见的混乱红色标注和耗时检索工作,都将彻底成为历史,"Bloch如此阐述。通过这种方式,Engineering Base能够助力电解槽制造商、管网规划师和工厂运营者实现零排放的跨越式发展。这种技术革新将有效加速氢能源的生产应用进程。

了解有关该主题的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