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.06.2025
  • 首创性突破:IEC 61850标准完整内置于端到端工程平台,实现无需外部工具、数据零转换
  • 赋能智能电网:工程效率跃升、安全合规无忧,电网运营商与规划方获得更短工程周期、各系统协同及精简IT架构
  • 人工智能驱动:SM Energy模块搭载AI数据库创建,自动生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保护与控制技术模型

在将于 6 月 16 日至 19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 CIRED 2025 国际会议上,Aucotec AG 将展示其 Engineering Base 协同工程平台对 IEC 61850 标准的完整集成。这一突破性进展使数字化变电站工程更加高效、一致且面向未来。Aucotec 正与其欧洲客户和电网运营商紧密合作,在数据驱动的环境中实现这一全面集成。

独立于 CIRED 展会之外,Aucotec 与技术合作伙伴 SM Energy 的紧密合作展示了AI 驱动的解决方案如何自动化实现符合标准的保护与控制技术模型。这家巴西公司以 Engineering Base 为基础,开发了 AI DB Builder。

IEC 61850 的无缝集成 – 首次在整个平台中实现一致性

随着电网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,现代变电站的规划与运维面临全新要求。在这个新时代,信息交互已由服务器和数据总线系统主导,而传统的文档化工程工具正逐渐面临能力瓶颈。这使IEC 61850标准确立为数字化变电站的核心基石。

要实现高效且面向未来的标准转型,必须依托能在技术层面充分释放IEC 61850潜能的工程平台。Aucotec的Engineering Base正是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解决方案—作为全球首个实现IEC 61850全内置建模的工程平台,整个定义流程采用集中化管理,完全符合标准规范且实现介质无缝衔接——从数据对象到最终配置全流程贯通。

能源基础设施的下一步

“在 CIRED 上,我们将展示真正的工程数字化是什么样的,”Aucotec 输配电产品经理 Michaela Imbusch 表示。“我们的完整集成不仅节省时间,还为端到端数据模型和互操作性提供了技术基础:这是能源基础设施的下一步。Engineering Base 是首个满足整个变电站生命周期所有要求的系统。”

从一次设备到控制技术的所有专业领域,实现多专业协同工程。标准化数据库架构、数据变更追踪,实现工程效率最优化和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。功能模型与实际硬件之间的紧密联系显著简化了系统架构,释放了 IT 资源。

AI DB Builder:智能数据建模

由SM Energy开发的AI DB Builder正是这种新型灵活性与自动化的典型范例。尽管目前仍作为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,但它已展现出Engineering Base平台未来的创新潜力。该工具通过以下技术流程实现工程智能化转型:数据智能提取、多源数据融合、结构化输出。

这可以设备模型自动生成、IEC 61850标准数据结构自动构建、连接拓扑信息、信号定义自动配置等,从而弥合了传统文档与数字化变电站需求间的技术鸿沟。得益于 Engineering Base 的开放式架构,AI DB Builder 可以无缝集成到数字化工程流程中。这样做意味着保护功能自动生成及验证、联锁逻辑、IED设备结构自动关联——全流程零误差且速度极快。

为运营商和规划者带来的优势

SM Energy 首席技术官 Renata Fernandes 解释道:"Engineering Base 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,以实现复杂流程的自动化、标准化映射。Engineering Base 与 AI 数据库构建器的协同,为电网运营商和工程设计机构带来了切实优势:工程周期大幅缩短、人为误差减少、完全符合行业标准且工作流程具备前瞻性 —— 包括保护方案和联锁逻辑的直接落地实施。"

AI 数据库构建器的研发采用开放式模块化设计,可无缝融入 Engineering Base 的系统架构。